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道路”,古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方的第一座桥梁,是连接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中亚和西亚、印度次大陆以及罗马帝国之间重要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不仅仅是贸易线路,它还象征着从文化交流中衍生的多重利益。因此,这些著名的线路网络中仍然保留着无数的历史文化遗迹。
今天,这些线路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鉴定为廊道遗产,它们拥有巨大的潜力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旅游来推动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的文化以及活化遗产为旅游发展创造了难以估量的众多机会。
近些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旅游组织(UNWTO)、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伦敦大学学院(UCL)对于作为跨国丝绸之路世界遗产联合申报项目的一部分的丝绸之路沿线遗迹和路线,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的研究。这一联合申报项目史无前例,它需要15个国家共同合作。而且,在中亚和中国关于丝绸之路遗产廊道的两项世界遗产提名已提交给UNESCO,UNESCO并在2013/2014开始着手对提名做出最后的评审。这些提名主要关注于横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的遗产廊道以及在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其他线路。
2013年3月6日,在柏林国际旅游展,第三届丝绸之路部长级峰会发起丝绸之路遗产廊道旅游战略计划(the Silk Roads Heritage Corridors TourismStrategy Project)。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在2013年发起该计划,主要是为了给相关目的地提供政策指导,为遗产廊道沿线的目的地提供关于游客管理、遗迹阐述和营销推广提供一个普遍的可持续旅游战略。
为了保护丝绸之路沿线杰出的遗产,充分利用丝绸之路旅游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制定了一系列优先的行动计划。
1、在不破坏和降低丝绸之路自然景观和文化价值的基础之上,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2、在利益相关者的全面参与下,制定长期的可持续的整体规划。
3、识别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节点(大型城市),将节点串联起来形成区域廊道,作为整体的旅游吸引物来吸引游客,而不是将各个节点孤立起来。
4、跨国合作是强化丝绸之路旅游的关键所在。
5、实现技术、专业化和信息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考虑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研究以及阐述,构建丝绸之路协调管理的框架,充分发挥其优势。
6、制定适当的标准和协议,解决遗产地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例如:边界、缓冲区以及遗址的遴选。
7、在地方、国家、跨国三个层级上设置监控体系,来测量遗址地的各项变化。
8、提供高品质的、持续的、具有教育性质的遗产交流和阐释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传递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信息。
9、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投资,例如传统的手工艺品、美食烹饪、宗教仪式、音乐以及其他的文化表达方式,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加强文化交流。这些都可以通过文化节日、促销活动和联合营销的举办来实现。
10、强化技术发展和创新,例如3D数字导览和建模技术、数字化保护和归档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对于世界各地文化遗产的参观与学习;这些技术同样也可以帮助遗产遗迹地实现对当下的管理与对未来的保护。